公益文化在线(李小亮 臧鹏程):今年以来,朱刘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化工作部署,坚定文化自信,增强文化自觉,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扎实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,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,推动街道文化事业繁荣发展,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。
一、完善文化基础设施,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。街道充分整合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文化广场、农家书屋和文体活动室等场所资源,配齐配强体育设施、文艺演出器材和科教图书等各类物品2000余件套,推动19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。购置更新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四卷等书籍1000余册,进一步优化农村文化和思想宣传阵地建设,为党员群众搭建“家门口”的文化活动和思想学习平台。街道共有农家书屋20个,共有藏书4万册左右。2022年街道为12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2000余册。各村全部设立“四德榜”定期更新维护,根据实际粉刷宣传标语、绘制文化墙并张贴移风易俗宣传画。
二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街道重视农村文化生活,坚持高质量开展农村文化活动,培育和扶持群众文化团体。现有文化活动队伍26支,成立万庄艺术团、山坡艺术团等,文化队伍在各村积极开展音乐、舞蹈、书法、太极拳等文化艺术活动。今年来,组织开展乒乓球比赛、送戏下乡30场及重阳节文艺演出等文艺活动,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,提升文化生活质量,对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、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,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高涨。
三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街道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,打造“一区五馆”,老爷车博物馆、历史文化馆、红色记忆馆等相继建成。依托世代古典老爷车博物馆、桂河公园等阵地,创新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,吸引周边大量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,极大提高了群众文化素养,丰富群众精神生活。
下步,街道将进一步强化文化服务效能,建立健全文化队伍,走实文化设施到村、文化服务到户、文化普及到人、文化树人到根的文化惠民之路。
审核:崔新德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