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益文化在线(王同兵 张美娟):安徽省固镇县坚持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思路,统筹水安全、水生态、水资源协同共治,以水为笔,依水赋能,奋力书写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“水”文章。
全面守护“水安全”,一泓清水润民心
加快补齐水利建设短板,加速防洪除涝能力“提标升级”。围绕国家重点水利项目,着力抓好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、怀洪新河灌区和中小河流治理、包浍河治理工程(固镇段)等项目,提高防洪排涝标准,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,守护河湖安澜,惠泽一方百姓。总投资11.8亿元实施“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”项目,新建、迁建、扩建水厂4座,铺设输配水管网1278公里,实现地表水源替换地下水源,建成后将使45万人告别地下水,喝上更优质健康的地表水。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,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审批,坚持“清存量、遏增量”,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河湖精细化管理,以人工巡查与“无人机”“无人船”巡查相结合,常态化对重点河流、监测断面进行巡检,深化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工作机制,河湖“四乱”问题明显减少。
大力做优“水生态”,“人水和谐”绘新卷
作为安徽省3个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(市)之一,固镇县以保护水安全、保护水资源、防治水污染、改善水环境、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,推深做实河湖长制,深化“河(湖)长+警长+检察”协作机制,夯实河湖保护工作合力,全方位涵育水生态底色,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向“全面强化、标本兼治、建设幸福河湖”的河湖长制3.0版本迈进。固镇县紧抓政策机遇,成功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,成为全国四十个、安徽省两个试点县之一。着力解决农村河湖防洪排涝、灌溉供水、生态涵养等问题,坚持系统治理、综合治理、源头治理,以河流水系为脉络,以村庄为节点,集中连片统筹规划,水域岸线并治,加快建设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、人和的水美乡村,奋力擦亮“水美固镇”新名片。依托固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及防汛抗旱水利提升等项目,促进水生态、水环境、水文化建设,协同打造省级幸福河湖,精心精细精致打造浍河示范段、三八河、北城区景观河等高品质生态廊道。弘扬传承水文化,将河湖治理与口袋公园、园林景观打造有机融合,串联沿线景观绿道、公园广场,打造人水和谐新空间,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良好风尚,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幸福河湖新画卷。
管好用好“水资源”,守护发展“生命线”
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,获评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。加快科技手段应用,打造更多智慧水务应用场景,依托“县级水资源管理监控系统”“县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监测系统”,实现了远程用水全要素实时在线监测,提升信息捕捉和感知能力,为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提供智慧化决策支持。加强用水全过程管理,拧好企业节水“阀”,对工业项目在规划、水资源论证、建设和运行阶段,严格按照行业用水定额、用水计划管理、节水“三同时”的要求,开展报告审查工作,采取“两随机、一公开”的监管模式,有效约束了企业遵守水资源管理制度。积极探索开展用水权改革,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,通过在中国水权交易所开展水权交易,提前让群众喝上了引调水。
审核:崔新德
|